最近,一份某高校2008年毕业生居住证办理及就业去向名单在各论坛流传。据报道,名单中毕业生的名字、学号、签约单位及居住证号码等私人信息,都被详细注明,涉及毕业生272名。
对此,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并承诺改变工作流程,防止类似事件发生。当事学生则感到隐私权被侵犯,但由于目前并未给自己带来不便,因此也没有与学校交涉的打算。
有意思的是,这份早在今年6月就被挂在网上的名单,之所以时隔近半年后再度被学生们“挖出”,是因为有些学生认为,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,这样的名单挺有“指导意义”——能大致了解学校毕业生的去向,投简历时还可以有的放矢。
学校由于不慎,让学生就业信息泄露到网上,确实涉嫌侵犯学生的隐私权,因为此举扩大了学生就业去向信息的发布范围。但在毕业生所在学校内,学生的就业去向信息,在笔者看来,却应该作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校内公共信息。
首先,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关系到就业的公平。我国大学生自主择业已经实行15年,虽然在就业中坚持“供需见面、双向选择、择优录用”的原则,但有关就业公平的质疑一直伴随着自主择业——先是需求信息不公开,一些就业需求信息被少数学生占用;接着是择优录用难执行,比如,有关调查就显示,靠父辈关系就业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。在校内公布所有就业信息,公布毕业生的就业去向,其实有利于公平就业环境的营造。尤其在涉及户籍、居住证办理等时,更应公开、透明,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竞争。
其次,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关系到就业统计的真实。近年来,就业率成为社会关注大学生就业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,姑且不论由政府统计发布学校就业率是否合适、怎样发布更科学,单就学校而言,向在校学生公布往届毕业生的真实就业去向(毕业之初、毕业半年后、毕业一年后)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,是对所有学生负责的做法。这便于让学生知道与自己“相同水平”的同学去了哪些单位,由此还可调整学习的内容与结构。事实上,正是缺乏类似及时有效的社会反馈,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规划学业、定位未来职业的发展——在高考报名时,学校的招生宣传多数都是在说“就业形势喜人、99%就业”等;在大学中,无法获得往届学生确切的就业信息;而临到毕业,校方往往“突然”告诉学生,就业形势严峻,就业定位要合理。
再次,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去向,有利于在校学生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,并获得校友的积极支持。国外有一种普遍的情形:很多毕业生就业时依赖了校友的力量,校友会常常是帮助学生就业和事业发展的重要组织,毕业生从读书到就业再到事业发展时期,一直都能够得到校友群体的全力帮助,也因此一直与母校保持紧密联系。这也是国外不少大学有着极高校友捐赠率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反观国内一些大学,往往是在校友“发达”之后,才被母校关注并联系,要求为母校做贡献……
学校应该保护学生的隐私,但不能把隐私概念泛化。事关就业公平的就业信息在校内发布,实际上对人格尊严或精神利益并不会造成直接损失或侵害,不涉及隐私权问题,因此理应在校内公开,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。事实上,在校学生们千方百计在网上“挖掘”这类信息以及这类信息的迅速流传,均表明学校提供的有效信息十分有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