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,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身处“水深火热”之中,就业率成了敏感的话题。仅从数据看,很多高校在介绍自己学校的就业率时几乎都在90%以上,似乎就业形势一片大好。然而,不少人对此表示质疑,认为相关数据掺有水分,而一些地方的高校在就业率上作假的新闻似乎也印证了这种猜想。那么,真实的情况究竟怎样,就业率到底有多少水分呢?
|
日前发布的社科院教育蓝皮书《2005年:中国教育发展报告》显示,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真正签约者只有33.7%。(《法制晚报》3月2日)而这与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,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在比2004年增加58万的基础上,就业率仍达到了72.6,与2004年的73基本持平,基本实现了此前有关部门的既定目标,二者显然是严重不符。
坊间流传甚广的“毕业等于失业”,以及我所接触到的活生生的现实,尤其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,目力所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艰难,让我更倾向于认为,高校的就业率水分真不小。前不久,北京大学“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”课题组在全国16个省份的34所高校进行调查,共回收来自毕业生的有效问卷21220份,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,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“就业压力过大”,也足以证明就业的渺茫前景,验证了就业率水分的存在。
可以说,自国家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,就业率水分就不曾缺席过。教育部按照就业率来控制高校的招生名额和衡量专业存在的价值,促使学校不得不在就业率上做文章。而教育部专门出台的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”,将学校扩招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,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,将会减少招生,对就业率偏低的专业也要控制招生规模,更是迫使越来越多的高校成了就业率的奴隶。
无庸置疑,教育部公布就业率的初衷是好的,是为了敦促各高校切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,把就业工作做得更细致、更深入、更科学,但遗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,一些高校单纯地为了升学率的高数据而努力,把就业率当成了“形象工程”和“政绩工程”,使得虚假就业率为祸甚烈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有关研究表明,目前的就业市场并不能有效配置并接纳这么多毕业生,在无法解决这个难题的时候,有关部门就用就业率指标这种行政手段来解决市场问题,在各种利益驱使下,必然会出现虚假就业率。据了解,为了提高就业率,有不少学校最后一学年几乎没有必修的专业课程,整个一年时间被用于开展就业工作。
漳州人才在线 www.zzrc.net - 漳州人才网求职精选门户!
APP名称:漳州人才在线 版本:漳州人才在线 V2.4 开发者:漳州楷欣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【下载APP】
电话:0596-2288480 2888821 2886665 投诉:18960160360 / 18960000505
合作微信: zzrcnet 客服小周: zzrc001 / zzrc005 客服小吴: zzrc002 客服小黄: zzrc003
客服QQ1:93865539 客服QQ2:407177779 客服QQ3:66712636
地址:漳州市芗城区厦门路21-33号 EMAIL:zzrcw@qq.com
芗城区人社局核准号:350602RL0013号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:闽B2-20200655 闽公网安备35060202000103